首页  >  水利要闻  >  正文

安徽省水利厅站稳科技创新高点 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日期:2022-11-07

  数据交互,跟随数字浪潮推动前进;江河交错,凭借高清图像饱览皖美大地;地空对话,利用智慧大脑把握发展新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水利科技工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顺应水利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趋势,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水利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盘”握在手里,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动安徽省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科技成果有成效  按下新时代水利发展“快进键”

  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水利科技成果的形成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2018年安徽省参与完成的‘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与旱涝的影响及风险应对关键技术’两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沿淮主要粮食作物涝渍灾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为淮河流域内主要粮食作物涝渍防控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引领了涝渍灾区综合减灾新方向。该项技术应用后,成果辐射周边三省,形成了淮河流域增产减灾的重要合力,为淮河经济带建设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近年来,安徽省水利科技发展不断进步,硕果累累。围绕解决全省水利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了多项水利科学研究,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1项,完成科技项目200多项,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85项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奖励,安徽省科学技术奖36项(一等项2项,二等奖7项)、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17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长江技术经济学会长江科学技术奖1项。安徽水利科学技术奖29项。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481项,其中专利349项。

成果转化后劲足  铺就新时代水利发展“康庄道”

  “积极推动成熟适用水利科技创新成果和水利行业需求精准对接,不断提升水利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的针对性、实用性。”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2022年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到。

  安徽省水利以科学技术与实际应用深度融合为抓手,与国内有关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联合攻关,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省水科院五道沟水文试验站、新马桥农水试验站、淮河试验研究中心等大型试验基地平台作用,加强水利水资源重点实验室建设,成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安徽省淮河试验研究中心,形成科学技术试验良性互动,为新时代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安徽省始终坚持让科技走入乡村,深入基层、农村和贫困地区,把先进实用的水利技术带进去,把看得见的成果带出去。”安徽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安徽省水利厅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组织编写了《八小水利工程技术手册》、《节约用水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南》等水利技术详解读物,把水利技术用文字的形式讲出来,书本手册在基层水利单位广泛使用。

  多年来,安徽省水利厅积极开展水利标准化建设,结合安徽省实际,积极探索水利标准化管理机制,确保立项系统性与科学性,严格制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领域、保障措施等,对水利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及时制定标准,制修订省水利地方标准73项,积极开展标准宣传培训、贯彻实施和业务交流等活动,推进标准推广和应用,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和基本保障。

数字感知增实效  培育新时代水利发展“新动能”

  雨情、水情等前端信息透过通信传输通道跳跃在计算机屏幕上,各类实时监测站点、实时视频监控图像、遥感影像等数据集中汇聚,用数字织起紧密水网,水利大数据中心及云计算整合分类信息与共享……数据跳动支撑全省水利的高效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建成了一批重大水利信息化工程项目,多项应用走在全国先进行列,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有效减轻防洪损失,更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能和保障。其中,“安徽山洪及洪涝灾害调查评价信息平台”“安徽省水资源取用水智能化监管平台”两个项目,被水利部列入智慧水利优秀应用案例和典型解决方案推荐目录,并参展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目前,安徽共有雨量监测站点8988处、水位监测站点5809处、流量监测站点672处、墒情监测站点325处、地表水水质监测站点502处、地下水水位监测站点588处、地下水水温监测站点448处,泵站监测站点711座。省级视频监控平台接入站点2557处。”安徽省水利厅科技与信息化处负责人介绍。“基本实现了对重要防洪工程和防汛现场的实时监视。特别是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实现100%全覆盖。”

  安徽省提升高科技手段采集能力,采用无人机对抗洪抢险、旱灾防御、河湖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信息立体化采集,提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数据的应用,建立卫星应急指挥系统,配备卫星移动指挥车、卫星地面站,为大别山五大水库配备卫星移动终端,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推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运用于全省水利行业当中。

信息共享强支撑  绘制新时代水利发展“新蓝图”

  围绕“一个数据中心、一张水利图、一个应用门户、一套安全防护体系”,2018年开展了安徽省水利信息化省级共享平台建设。

  目前,建成全省统一的水利大数据中心和水利云计算平台,建立省级水利信息资源目录和数据资源池,内容覆盖水利工程、灾害防御等36类涉水对象,数据资源共享服务惠及及省直、市县等20多个单位,避免重复建设和一数多源。

  “对于突发情况,数据库传来的第一手信息是我们作出预警和研判的重要依据,信息化手段在2020年抗御全省性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大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安徽省水旱灾害防御处负责人说道。

  “水利一张图”支撑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专项业务高效开展,构建可视化水利基础数据。汇集全省901条河流、128个湖泊,2万公里堤防、5493座在册水库、4218座水闸等重要水利工程数据,建立多尺度、多分辨率全省水利专题空间数据库,实现全系统底图统一。此基础上,增添基层防汛预警、河湖划界、河长制等业务图层,让“水利一张图”日益丰富、完善,逐步实现全省范围内规模化的空间管理,以及应急处置精准支撑。

  多年来,安徽省水利厅陆续实现建设水利专网延伸覆盖,与水利部、流域机构、省委省政府、水文系统纵向网互联互通;建立起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多级异地视频会商,确保信息上传下达;建成了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形成以省水利厅机关为主,省水文局、芜湖云灾备中心为备份的“两地三中心”安全防护体系,保证全省水利信息数据安全。

智慧水利应用迎大考  吃下新时代水利发展“定心丸”

  “一图掌握全省水雨情趋势,第一时间发布河湖警情,一键生成洪水预报成果、一屏总览河湖现场状况。2020年遇极端天气,安徽省范围暴雨、洪水接踵而至,智慧水利为水旱灾害防御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经住了这次真实而强劲的考验。”安徽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道。

  数据显示,2020年安徽省水利信息化平台日访问量最高达50万人次,发起洪水预警近3万次,向各级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37万条,启动山洪预警广播和信息展播5万次。全省无一人因山洪灾害、行蓄洪区运用、水库泄洪死亡,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防洪减灾效益达2679亿元。

  水旱灾害防御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将语音识别(ASR)、语音合成(TTS)和自然语言处理(NLP)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应用于语音外呼系统,通过语音中继(SIP)实现与互联网、运营商网络互联,实现由机器基于预设话术对指定群体发起批量外呼功能,利用省级部署、省市县三级共用架构,为全省各级水利部门提供水文信息、发布预警信息,大大提升了灾害防御效率。

  近年来,安徽省水利厅按照智慧水利总体框架,全力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工程)建设,努力实现流域防洪、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等“2+N”项业务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其中,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已实现监测、预报、预警等功能。

  智慧水利业务应用的不断深入,让新技术应用于多项业务管理当中。采用BIM技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成效;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长江崩岸监测;采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实现由机器基于预设话术对指定群体发起批量外呼功能,提升灾害防御效率;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管理的智能预警,有效提升综合监管水平。

  安徽省水利厅信息共享平台汇集了省水利厅37个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系统集成、业务汇集,面向领导与全厅业务工作人员提供直观、全面、个性化定制首页展现方式的水利业务专题服务,实现各业务应用系统统一登录、统一入口,解决了业务系统分散、账号登录繁杂、系统相互孤立等问题。2021年,“安徽省水利厅门户网站”被评为年度中国优秀政务网站。

  新时代的安徽水利行稳致远、牢牢站稳科技创新高点,打通成果转化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先进技术发挥最大效应,深入挖掘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水利行业内的应用,推动安徽水利走向全面智慧化监管,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数字为媒,蹚出安徽智慧水利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来源:安徽省水利厅官网



联系我们 | 大事记 | 版权声明 | 网站服务 | 投稿须知
Copyright©2019 zhsl.cwec.org.cn All Rights Resverved.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智慧水利分会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18910719688  传真:010-63202864  E-mail:cwtr01@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线阁10号基业大厦7层 邮编:100053  京ICP备06029337号